“中国天眼”有了新发现(科技视点)(2)
有了角秒级的定位,科研团队通过搜寻存档的光学望远镜数据,找到了这一快速射电暴的宿主星系,并马上组织了对宿主星系的光学后随观测。通过美国帕洛玛200英寸望远镜和凯克望远镜,他们分别得到了两组光谱。分析发现,这两组光谱数据呈现出一致的结果:“FRB?B”的宿主星系是一个红移0.241的矮星系,距离地球33亿光年。
为了获取这一快速射电暴更精确的位置,从而找出其宿主星系,科研团队申请了美国甚大阵列的观测,于2020年7月20日开始对“FRB?B”的搜寻观测。
近日,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领导的国际团队,通过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(“中国天眼”)的“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”优先重大项目,发现了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“FRB?B”。
持续射电源的发现,为揭示这一快速射电暴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
该成果于北京时间2022年6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《自然》杂志发表。
牛晨辉说:“由于‘中国天眼'提供的位置相对精确以及‘FRB?B'非常活跃,我们在第一次的美国甚大阵列观测中就探测到了来自‘FRB?B'的爆发,并将该源的位置限制在了亚角秒的范围内。”
“中国天眼”在几年前就开展了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工作
牛晨辉说:“在最初被探测到时,这一快速射电暴就表现出活跃的迹象。我们在同一个波束扫过的10秒钟内,看到了3次爆发,而20秒后,另外一个波束扫到相邻位置时又探测到1次爆发。”
据了解,“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”优先重大项目由李菂负责,快速射电暴的搜寻工作是该项目中的一个重要方向。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朱炜玮负责的“中国天眼”另一优先重大项目“快速射电暴巡天”为“FRB?B”的后随观测提供了重要支撑。
综合“中国天眼”的近期观测数据,“FRB?A”和“FRB?B”很可能处在快速射电暴初生阶段。
文章来源:《天文研究与技术》 网址: http://www.twyjyjs.cn/zonghexinwen/2022/0613/758.html
上一篇:精“芯”求索射电问天
下一篇:“中国天眼”发现地外文明可疑信号,研究员: